将军岭上藏着一段红色记忆

2023-05-31   |   


将军岭承载着红色历史。记者  张雅雯 摄

当年为解决驻地官兵饮水难问题,军民共同修建了这座水塔。记者 张雅雯 摄

昔日营房如今添了不少标语。记者 张雅雯 摄

        口述人

蔡神财

茂林社区老人协会原副会长

作为茂林人,我有责任有义务让更多人知道那段红色历史。

海西晨报 记者 张雅雯

位于翔安区香山街道的茂林社区拥有不少红色基因,是革命老区基点村。1957年,叶飞将军曾登上茂林社区将军岭(当时名为湖尾山),为战事做部署。如今,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经远去,但发生在这里的红色故事通过村民的口口相传流传至今。

近日,记者在社区老人协会原副会长蔡神财的带领下,登上将军岭,聆听一个个红色故事,回顾一段段革命历史。

为纪念叶飞将军而更名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用来形容茂林社区一点也不为过。据了解,茂林社区依山傍水,前有湖后有山,这“山”其实就是将军岭。将军岭森林覆盖率达32.6%。

“将军岭原名湖尾山,直至2016年,为了纪念叶飞将军,当地百姓才将其改名为将军岭。”蔡神财告诉记者,1957年,叶飞将军曾来到茂林社区视察。他登临湖尾山,眺望金门岛,为炮战做重要部署。

据蔡神财介绍,叶飞将军逗留茂林期间,与驻地军民亲切交谈,极大鼓舞了士气,得到了当地军民的热情拥戴。

将军岭周边存留多个遗址

除了将军岭,茂林社区现在依然较好存留着防空洞、海军井、水塔等军备设施。

采访当日,记者在社区附近看到了一座水塔。它由石头堆砌而成,在楼房之间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当时干旱缺水,海军官兵掘井取水……”蔡神财告诉记者,上世纪50年代,茂林是“八二三炮战”的重要前线,一支海军海岸炮兵营部入驻社区。1959年,部队开始长期驻扎在茂林社区,在此建设营地。1970年,为了解决驻地官兵饮水难问题,军民共同修建了水塔。

年轻时的蔡神财便参与了水塔的建设。在社区领导的带领下,想为部队做点事的老百姓纷纷主动帮忙参与建设。蔡神财就是其中一位,他主要担任泥水工小组长。

在水塔旁边还有一处“海军井”,至今仍在使用。如今,虽然大多数居民都用上了自来水,但他们依然记得那口井里甘甜沁润的井水,它见证了那个时代茂林村民的拥军情怀。

昔日营部历经沧桑变化

“现在社区大楼坐落的位置正是以前炮兵营部的大礼堂。”据了解,部队于1981年从茂林社区撤退。蔡神财告诉记者,部队撤退后,营部的大礼堂便成为当时粮站的收购点。当新店粮站的工作人员前来收缴粮食时,香山街道的居民便会聚集于此。“这儿还曾是孩子们表演节目的地方。”蔡神财接着说道,1993年营部附近的茂林联侨学校开始使用,在“六一”儿童节及其他重大节日时,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大礼堂进行表演;直到2003年,茂林社区才将营部利用起来,在大礼堂处建立了如今的社区大楼。

此外,位于将军岭脚下的防空洞,也承载着不少居民的回忆。据介绍,这一防空洞也是当年驻扎在茂林社区的海军部队所建。“防空洞旁还有个油库,我也有参与修建。”蔡神财回忆道,当年部队在茂林社区扎根,蔡神财每年有六个月都会前往营地,帮忙修修补补。为了防止发生危险,如今防空洞和油库已经被封闭起来。蔡神财告诉记者,这儿与他记忆中的模样相差不大,保留得很完整。

积极打造军旅文化名片

“军民鱼水情深、共创美丽家园”“军民团结一家亲”……几句写在营房上的标语,让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变得生动起来。

为丰富社区文化内涵,2016年,茂林社区围绕“村庄美、环境优、文化浓、社会和”的目标,对将军岭、水塔及营房等设施进行修复、装饰,大力打造军旅文化名片。

“我们在将军岭上打造了凉亭、石椅、石凳等设施。”记者了解到,2016年,社区征集了10多位共和国将军的珍贵墨迹,镌刻于将军岭的崖石上。

如今,经过修复整治的将军岭吸引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和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等前来开展研学活动,感悟革命精神。

烽火早已燃尽,但关于将军岭的故事还在代代相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茂林人。传承红色基因离不开革命遗迹、红色教育基地的纽带作用。福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近年来,福建将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繁荣文旅经济。茂林社区党委副书记蔡耀明告诉记者,该社区将充分整合茂林社区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让其成为社区的烫金名片。未来,茂林社区将串联各核心景点,打造陈列馆或商铺,发展乡村旅游,增加居民收入。


爆料、订报热线:8080000

广告热线:5581369

新浪微博:海西晨报

微信公众号:海西晨报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西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