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报 记者 许蔚菡
邓贤明
昨日,第五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48 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贤明教授获此殊荣,厦大生命科学学院 2000 级校友、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张国捷也位列其中。
"科学探索奖"于 2018 年设立,是一项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出资、科学家主导的公益奖项,也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之一。
"科学探索奖"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支持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45 周岁及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每年遴选不超过 50 名获奖人。这个奖项希望鼓励青年科学家心无旁骛地探索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无人区",探索社会支持基础研究的长效机制。每位获奖人将在 5 年内获得总计 300 万元人民币奖金,并且可以自由支配奖金的使用。
邓贤明教授获奖的领域是化学新材料。他长期专注靶向创新药物研究,曾获得"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学者奖,研究成果入选 2022 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公开资料显示,邓贤明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后就读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谈到没有选择在本专业继续深造而是转向生命科学的原因,他曾说:"生物医学领域还有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我对于这方面十分感兴趣,渴望突破和挑战。希望在一个具有无限可能性的领域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实现将自己的知识最大化地用于造福人类的梦想。"
去年 10 月,邓贤明和厦大林圣彩院士在顶级科学杂志《自然》的子刊《自然 · 代谢》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他们用了六年时间开发了 AMPK 的激活剂" Aldometanib "(意译"辟谷精")。
AMPK 即单磷酸腺苷(AMP)活化蛋白激酶,堪称人体"魔法蛋白",它是细胞中的维持代谢平衡的关键,激活它能降低脂肪合成,促进脂肪燃烧,减轻慢性炎症,延长寿命。目前,该团队正紧锣密鼓地开展"辟谷精"的临床前研究,并观察到"辟谷精"具有显著的减重、改善脂肪肝、抗肿瘤(肝癌)作用。
截至目前,"科学探索奖"已资助了 248 位优秀青年科学家,厦大有 6 位科学家获奖,除了邓贤明外,其他 5 位科学家分别是厦大化学化工学院郑南峰教授(首届"科学探索奖")、厦大环境与生态学院史大林教授(第二届"科学探索奖")、厦大生命科学学院周大旺教授、厦大化学化工学院 / 能源学院李剑锋教授、厦大化学化工学院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侯旭教授(第四届"科学探索奖")。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