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小宣”来啦 理论宣讲入人心

2023-10-26   |   

宣讲员以答嘴鼓的形式,用闽南方言讲述马塘故事。 朱毅力 摄

晨报记者 陈晓青 通讯员 刘子轩

“1958年8月23日金门炮战打响了。一时间,英雄三岛万炮齐发,一群意气风发的热血青年就在这里披上战袍,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忠诚和担当……”10月25日下午,翔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澳头超旷美术馆)内掌声不断、气氛热烈。“福小宣”宣讲员杨东燕生动讲述了发源于翔安大嶝岛的“英雄三岛精神”如何在炮火中淬炼成钢,并在新时代青年身上发扬光大。

当天下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新思想微宣讲”活动走进翔安,来自“福小宣”青年宣讲团的6名宣讲员面向基层群众开展宣讲,用亲历故事和身边典型,展现厦门市各条战线学习新思想、建功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有温度的语言“声”入人心

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根据《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办公室关于全省党委讲师团第二批主题教育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省委宣传部、讲师团将组织省市县相结合的“福小宣”青年宣讲团,深入“九市一区”面向第二批主题教育单位开展主题教育“新思想微宣讲”活动示范宣讲。25日当天在翔安的宣讲就是厦门专场。

“大家知道,山与海的距离有多远吗?可以很远,2236公里;也可以很近,以心相抵,天涯比邻。”作为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345名青年中的一员,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石浩讲述了他们团队24年接续扎根宁夏西海固教育扶贫的故事。通过一帧帧画面,现场观众如同身临其境,深切体会到这首“闽宁一家亲”的青春之诗。

让现场观众既熟悉又惊艳的当属答嘴鼓宣讲。新店中学教师郭建居和搭档带来的《马塘精神——一个乡村的中国梦》用闽南特有的说唱艺术,讲述了福建省首个百亿元村——马塘村如何脱贫致富,实现华丽转身的故事。

“答嘴鼓的宣讲方式是我最喜欢的,这让我对马塘精神理解更加具象、更加立体,也更能强烈感受到其精神内涵。立足当下、迎接明天,我们有充足的信心。”翔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人员林燕琛谈了自己的感受。

对基层群众来说,听宣讲最怕拖沓空洞的说教。而在翔安宣讲活动现场,百余名观众却听得很“上头”。一件件生动的身边事、一个个精心制作的微视频,再加上宣讲员有温度的语言,让这场“短、平、快”的微党课,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入寻常百姓家,走进群众心坎里。

有深度的宣讲常态开展

这个时代稀有的不是喧哗,而是深邃的思想。折服人心的不是铁拳,而是真理的力量。

为了让理论宣讲真正走心入脑,翔安区探索建立“翔来讲”思政教师宣讲团,并且自2022年起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新思想耀翔安 ‘翔来讲’在身边”宣讲活动。此外,翔安区还实施“青蓝结对”,以“头雁”领飞、“传帮带教”的方式不断提高宣讲队伍理论水平和宣讲技能。

今年以来,“翔来讲”思政教师宣讲团已开展两个批次宣讲员选拔,共计选拔了70余人。通过“1+9+N”的形式,将宣讲团分设为1支总队、9支分队和N支小队,以“热点+基层”“宣讲+服务”模式,点对点到各个村居开展宣讲活动。

截至目前,“翔来讲”思政教师宣讲团已常态化开展宣讲310余场,切实把党的声音传播到基层群众中,掀起全区“文明培育”的新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