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培育这五类“潜力股” 厦门正式出招了

2024-03-09   |   

近日,市教育局等十四个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厦门要建立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机制,推进具有特殊天赋或潜能学生招生改革。

从某种角度看,这也意味着,一度备受争议的少年班式“英才教育”,又要回来了。


具体做法如下:

《意见》指出,厦门要建立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贯通培养绿色通道。

厦门将设立“厦门市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研究中心”,建立5个拔尖创新人才学科培养基地,推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具有特殊天赋或潜能学生招生改革,推进科技创新人才自主招生改革。

《意见》还指出,要加强个性化教育,通过举办科技创新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加强学生特长、兴趣等个性化培养。

与此同时,还要推进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强化科技特色高中的培育,打通高中五大学科竞赛全国金牌指导教练认定市级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构建特色办学的配套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解读

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为何重新受重视?

《意见》也让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正式走上“台面”。其实,不止厦门,一段时间以来,福建多地中学都在进行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放眼全国,也是这种情况。

某种角度看,现在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就是备受争议的英才教育,后者一度曾被认为是拔苗助长。

新中国纯粹的英才教育,应该始于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大学少年班;但是,后来由于人才培养中出现异化,引发争议。资料显示,到1999年,社会上一度有人提出“及早废止少年班”。到2020年,全国只剩下2所大学还在办少年班、10所左右的中小学还在办“超常教育实验班”。

不过,近年来,英才教育重新受到重视。

一般认为,近年来,“钱学森之问”(即“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引发政府和社会对于杰出人才培养的关注。

国家制定了三个中长期规划纲要,其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更高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探索高中阶段、高等学校拔尖学生培养模式”。

换句话说,在这个信息时代,国家也意识到针对特殊群体开展特殊教育的重要性,为的是培育国家发展所需的各类拔尖创新人才。

这类选拔培养是教育不公平吗?

一种观点认为,这些小孩本来就特别聪明了,你再给他提供最好的教育,他就更聪明了,差距不就更大了吗?

但是,越来越多人认为,必须承认,现实中,的确会有一部分小孩特别聪明,与处在同一环境中的同龄人相比,能够表现出有取得更高成就的潜能,他们在智能、创新能力、艺术能力、领导能力或特定的学术领域具有较高的能力。这部分孩子不能让他们也陷入“刷题”中,需要有特殊教育,让他们“吃饱吃好”。

曾经专注于英才教育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褚宏启教授说,是否公平,就要从“什么叫最好的教育”来认识。他认为,英才教育并不违反教育公平,反而是高水平教育公平的体现,体现了因材施教,“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他认为,走出观念和认识误区,为英才教育正名,解决英才教育的合理性问题,要非常警惕教育公平政策实施中存在的平均主义思想对于英才教育的戕害,要走出对于教育公平、教育平等的庸俗性认识。

释疑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不是追求分数拔尖

今年厦门中招明确提出,厦门一中、双十中学、外国语学校面向全市招收拔尖创新学生各30人。三所学校共90人,是从夏令营和冬令营选拔出来的。

这被认为是厦门吹响了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号角”。

在这方面,厦门不是“先锋”。在本省其他地区,有的名校选拔,是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了。

然而,从目前看,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也面临诸多挑战。北京师范大学褚宏启教授认为,重点学校的重点班其实不能算是纯粹的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很多中学的所谓重点班,目光只有分数,要的是考上清华北大的数量,或是参加奥赛,这些都是为了分数而不是为了创新,其实是走偏了。

换句话说,一些学校打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旗号,其实是在追求分数的拔尖。

另一个挑战是来自不甘于平庸的父母的挑战——相当一部分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潜力股”,但是,事实上,对于一些孩子来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不合适他们。

延伸

我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做加法

《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要点如下:

聘请科学家当中小学“科学顾问”

聘请一批科学家担任中小学“科学顾问”,培育和选树创新创造方面的“新时代好少年”,引导学生编织当科学家的梦想。

举办发明创造竞赛

每年举办“异想天开”“纸上谈兵”等发明创造竞赛、展示交流活动,实施项目化学习,强化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推动学习方式变革。

推进“科学”校本课程开发建设,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量子科技等科技教育。丰富海岛边远山区学校“科学”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资源供给。

鼓励学校配置科学专兼职实验员

高质量组织“科学”实验教学,提高小学“科学”实验室配置比例和使用率。

鼓励配置中小学“科学”专兼职实验员

鼓励对现有教室进行多功能技术改造,增加中小学校“科学”益智教具学具的配置,建设综合实验室、特色实验室、学科功能教室、教育创客空间等“科学”教育环境。

加大理工类硕博科学教师招聘力度

加强“科学”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强师计划”,加大理工类博士、硕士学位的“科学”教师招聘力度。

联动市区科技部门和在厦高校,积极聘请院士、科技专家担任学校“科学副校长”。

各中小学校应设立至少1名“科技辅导员”,加强专兼职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

设立市级“科学名师工作站”,倾斜帮扶岛外农村校、薄弱校“科学”教研组。

开展科学类课后服务

实施课后服务“科学”教育“双百行动”,即全市开展“科学”类课后服务活动的学校数占比100%,力争每周参加1次以上“科学”类课后服务的学生数占比100%。

科普基地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

统筹协调市级科普教育基地、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科学家故居(纪念馆)、高校及科研院所实验室、企业生产线及研发中心等具有科普功能的机构(馆所、园区、企业等),纳入“科学”教育社会课堂“百馆千所”阵地集群,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

统筹协调博物馆、科技馆、植物园、科普基地等公共机构,发挥独特资源优势,主动纳入学校“科学”教育课程计划,补充学校“科学”校本课程资源。组织“科学”教师深化“实习研究员”“博习会”等项目培训。组织学生到场馆开展“实景学习”“跨学科学习”等活动。

组织院士进校园

2024年至2026年期间,将组织院士进校园30场、科学家进校园100场。

发挥高校资源办学优势,组织中小学生到大学实验室开展研究性学习,组织大学教师、大学生科技志愿者到中小学开设科普课程。


爆料、订报热线:8080000

广告热线:5581369

新浪微博:海西晨报

微信公众号:海西晨报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西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