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报 记者 黄晶晶 通讯员 蔡彦婷
湖边水库周边的慢行道成为居民休闲好去处。记者 陈理杰 摄
昨日上午,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林明接听 12345 政务热线,介绍厦门市水库安全提升整治及水旱灾害防御。
目前全市蓄水情况较为乐观。截至 5 月 6 日 8 时,全市 26 座小(1)型以上水库总蓄水量 12199.21 万立方米,占汛限水位相应库容的 61.09%,较常年同期偏多 54.4%,全市供水形势稳定向好。
记者获悉,厦门将推进小型水库提升整治,计划今年提升整治小型水库 54 座。截至目前,22 座水库完成提升整治,13 座正在整治的水库预计 6 月底全部完成,19 座小型水库预计今年下半年启动提升整治。据介绍,小型水库的提升整治内容包括开展水库标准化建设、提升整治水库库容库貌、配套完善水库管理设施、加强水库提能保安和环境整治建设等措施。
"我们将坚持因地制宜、服务民生,有序推进我市水利设施开放共享工作。"林明介绍道,厦门计划在 2025 年底前,持续完善深化海沧区天竺山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集美区杏林湾省级水利风景区,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一批游憩步道、露营滩地、观景平台、嬉水堰坝、骑行绿道、泛舟水域等便民亲水空间。到 2030 年,对非饮用水源的水利设施,根据分级管理权限,进一步有序扩大开放共享规模和程度,优化便民亲水环境建设总体布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需求,让水库、山塘成为市民群众亲水游憩、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初,厦门市数字孪生东西溪平台建设成果顺利通过水利部先行先试验收,为全国数字孪生建设提供示范样板。该项目可实现及时准确预报、全面精准预警、同步仿真预演、精细数字预案,支撑"四预"全过程一体化流程仿真应用,以多项管理办法、技术标准和发明专利为支撑,破解厦门市洪潮"双碰头"难题。平台建成至今,累计泄洪腾库 1.33 亿立方米,助力暴雨洪水防御工作。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