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报 记者 胡婧
空气质量优级率 66.2%,全市排名第一;年均水质连续三年达到地表水Ⅲ类及以上标准;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区、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 …… 昨日,海沧区举行生态环境保护月新闻发布会,总结 2023 年生态环境保护成效,通报年度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过去一年里,海沧区多措并举,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海沧区 2023 年规上工业能耗 176.68 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 1.4%,督促 3 家碳排放重点企业完成碳排放配额清缴履约任务;坚持将淘汰落后产能与企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相结合,对 6 家企业 7 个技术改造项目提供资金补助。
海沧区在海润码头、远海码头打造绿色智慧港口示范样板,积极推进传统码头低碳转型,通过实施港口设备全电化、在港船舶岸电化、能源供应清洁化等工程,实现综合单箱能耗下降 36.5%,单位碳排放下降 76%。
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是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据了解,海沧台商投资区入选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产业园区,绿色智慧港口建设案例也获得生态环境部推广。
未来,海沧区还将持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促进循环经济等措施,不断提升辖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和人民的生活品质。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