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之约 第十一届鼓浪屿诗会正式启幕

2025-04-27   |   

第十一届鼓浪屿诗会开幕音乐会昨日精彩上演。



诗意呈现《日光岩下的三角梅》。记者 唐光峰 摄

晨报讯(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婧媛 俞杰  通讯员 罗芳菲 实习生 廖璐颖 叶桑宇 苏佳妮)琴岛悠悠,诗韵长流,群贤毕至,诗意盎然。昨晚鼓浪屿八卦楼,第十一届鼓浪屿诗会开幕音乐会如约启幕,诗从海上来的浪漫篇章正式开启。

4月26日至5月2日,鼓浪屿处处洋溢着诗意的芬芳,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王蒙,著名诗人舒婷、臧棣等诗坛翘楚,来自北京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法国、意大利、俄罗斯、西班牙、哥伦比亚、阿根廷等多个国家的诗人代表,与广大诗歌爱好者共赴一场诗意之约,共享诗歌文化盛宴,共叙诗和远方情怀。

在开幕音乐会现场,王蒙再读《青春万岁》,致敬岁月,引起全场观众共鸣。他深情地说道:“能够有机会参加鼓浪屿诗会,我觉得非常高兴,也受到鼓舞。”

伴随着优美动听的钢琴声,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深情献唱《玫瑰三愿》《钗头凤》《魔力》《我不再爱你》等多首经典歌曲。他用磁性嗓音与浑厚音色,让观众在歌声里感受诗与远方,重温镌刻在时光里的情怀。

节目《鼓浪拾韵》将诗朗诵、鼓声、乐声、歌声融为一体,让现场观众沉醉于诗意世界,也点亮了文脉传承之光。《鹭语心潮》《诗抒青春》《瀚海阑干》《童声节韵》等精彩节目在开幕音乐会上轮番上演。

远道而来的外国诗人,也倾情献艺,与现场观众共享诗歌的魅力。

俄罗斯诗人斯维特拉娜·格里戈里耶娃·索托和克里斯蒂娜·阿尔希波娃朗诵原创诗歌《致厦门》;意大利诗人罗伯托·奇门蒂、埃琳娜·莫纳尔多献上了诗歌朗诵《Stella Marina——海星》,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本次鼓浪屿诗会期间,中外诗人们以诗歌为媒介,齐聚“共叙诗光——国际诗歌交流分享会”,出席“诗与真——从谢冕寄语青年诗人‘要天真,要纯粹’谈起”等多场主题沙龙,共同鉴赏彼此的创作,分享诗歌创作背后的情感、思想和文化内涵,增进相互理解和认同。

“和诗与歌——琴岛音乐会”也将好戏连台。国际知名音乐家将在鼓浪屿音乐厅、管风琴艺术中心,举办管风琴演奏、歌剧表演、手风琴独奏、钢琴独奏等演出,为市民游客带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

本次鼓浪屿诗会由中国作家协会、厦门市人民政府指导,厦门市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诗刊》社、中国诗歌学会主办,厦门日报社承办。

特写

俄罗斯诗人母女 同台朗诵《致厦门》

俄罗斯诗人母女同台朗诵《致厦门》。

诗人斯维特拉娜·格里戈里耶娃·索托来自俄罗斯,为了到厦门参加鼓浪屿诗会,她跨越万里,先后3次转机。来厦门的路上,她就创作了一首诗歌《致厦门》,歌颂厦门的美。

她说这是她第二次来中国,还带着女儿克里斯蒂娜·阿尔希波娃一起来到厦门。此次诗会,母女俩穿着俄罗斯民族服饰盛装出席,深情朗诵《致厦门》。她们的白色长裙上有着红色的刺绣,因为红色代表火热的心。

廖昌永献歌

推高现场气氛

廖昌永深情献唱多首中外歌曲。

伴随着优美动听的钢琴声,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用感染力十足的醇厚嗓音,深情献唱《玫瑰三愿》《钗头凤》《魔力》《我不再爱你》等多首中外歌曲,讲述爱与土地、历史与心灵的故事。

一首首经典歌曲余音缭绕,令现场观众意犹未尽。于是,在观众持续的雷鸣般掌声中,廖昌永返场献唱,磁性嗓音与浑厚音色再一次响彻琴岛。

此次诗会上,演员李壮壮终于见到了偶像廖昌永,非常激动。他学的是声乐专业,还在学校读书时,就经常观摩廖昌永老师的演出视频进行学习。他说:“很激动,我终于见到偶像了。虽然表演的不是同一个节目,但也变相实现了同台演出。”

现场,还有很多慕名而来的市民游客。家住湖里区的张燕萍一出差回来就直奔鼓浪屿,她说:“我是廖昌永老师的‘老粉’了,他是我心中的传奇。此次所有的曲目我都用手机录下来了,要好好珍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