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让人惊喜 尽显汉字魅力

2021-10-26   |   

该图设计体现“同根共祖,血脉相连”。

此图设计取自女书的两个文字“她说”。

晨报记者 潘薇

上周末,2021海峡两岸汉字文化创意大赛进行线上终评,看着两岸参赛者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作品,评委们不禁感慨道:“作品让人惊喜,尽显汉字文化的魅力。”

作为2021海峡两岸汉字节的配套活动,大赛自启动征集以来,两岸民众参与热度高,共收到2200余件参赛作品,线上终评共评出238件优秀作品,获奖名单将于近期公布。

据了解,为丰富海峡两岸汉字节活动文化内涵,让更多两岸民众参与其中,海沧区精心设置了海峡两岸汉字文化设计大赛,至今已举办四届,征集到的作品数量逐年增多,已成为两岸设计爱好者交流切磋的文化平台。本次活动由国台办、全国台联、厦门市委宣传部、海沧台商投资区管委会、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海沧区委宣传部、厦门日报社《海西晨报》、厦门大学教务处、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旺旺中时传媒集团主办。

主办方介绍,今年海峡两岸汉字文化创意大赛关注度超往届,自7月份启动以来,两岸设计师、高校师生及业余爱好者纷纷咨询及投稿。截至记者发稿,大赛共收到来自两岸的2200余件参赛作品,参与热度再创新高。

主办方透露,此次参赛者在专题设计中,既有以历年来两岸评出的年度汉字作为创意源泉,来完成设计作品的;也有以“颜思齐开台400周年”为创意源点,结合历史文化进行创作的。“很多参赛作品在围绕命题、主题的情况下,紧贴热点进行设计。还有选手对‘颜思齐开台400周年’主题创作特别有兴趣,展现出了现代与历史的思想交流与灵感碰撞。”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还邀请两岸设计师以本次大赛的“颜思齐开台400周年”主题进行海报创作,不仅体现了汉字元素,而且尽显历史典故。


评委声音

知名字体设计师 齐立:

字体设计不易  尽显选手功力

齐立在字体设计领域专研已有37年,曾任职于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字体研究室、方正字库,现担任汉仪签约字体设计师,完成了不少电脑常用字体,如微软雅黑、兰亭黑、黑隶等系列的设计。他表示,本届大赛中有不少以字体设计为主的作品,水平都不错,可见选手在这方面花了不少功夫。“字体设计很考究设计师的功力,需要具备书法及美术的基础才能完成创作。”齐立说。

“完成一套字体设计,往往需要花费几年时间。以前没有计算机等辅助工具,都靠一双手来完成,有时一天只能完成四五个字的设计。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枯燥,但对设计者来说,这是一份乐在其中的事业。”齐立说,令人欣慰的是,如今有越来越多年轻设计师进入字体设计的行当里,为博大精深的汉字设计注入了新鲜血液。

中国美术学院副校长、中国文字字体设计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视觉传达设计分支副主编 韩绪:

推动两岸交流 创作让人惊喜

对于参赛作品的评判,韩绪十分严谨。他直言,看到投稿作品时很惊喜。“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很多选手设计作品时,不仅在形式上有所突破,内容表达也十分新颖,令人眼前一亮。”

参与过众多知名设计大赛评审的韩绪,十分认可围绕“汉字文化”主题所开展的系列活动。他说:“两岸交流离不开汉字文化这一主题。汉字文化创意大赛可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是值得推广的活动。”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中国文字设计研究导师组成员、CAFA“未来汉字实验室”负责人 蒋华:

汉字颇具深意 传承有生命力

“汉字不仅是字体符号,而且背后颇具深意。”蒋华说,“而且,汉字是全世界传承时间最长的文字之一,生命力很旺盛,一直在传承。”

蒋华表示,汉字文化创意大赛为两岸选手提供了交流平台,两岸对于汉字的理解与意义表达既有相同之处,也各有特色。“特别是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坚守与传承汉字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