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永春,采摘金秋的第一批芦柑

2021-11-04   |   

晨报记者 陈翠仙

“金秋永春 芦约而来”,5日上午,海西晨报直播团队将走进永春这座宝藏小城,通过镜头为您展示永春的芦柑与永春的非遗。

直播团队将走进永春猛虎柑橘场,带领游客采摘金秋的第一批芦柑。早在明、清年间,永春芦柑还属于零星栽培。1953年,祖籍为达埔镇蓬莱村的印尼华侨尤扬祖(1892-1982年)携家人返乡,便拄着手杖,徒步猛虎,勘察地形,选择场地,独资创办猛虎山华侨垦殖场,与乡亲搭草寮、睡草棚,吃地瓜粥,开垦荒山,达三个月之久。1954年春,他从漳州引进240株芦柑苗木,率先在猛虎山鸡屎坑成片种植芦柑。在尤扬祖的带动下,1955年冬,众多海外华侨返乡创办了天马山、湖洋乡石鼓尖、石鼓醒狮等华侨垦殖场,开启了永春芦柑成片栽培的历史,芦柑产业得以蓬勃发展,成为造福永春人民、促进社会发展的幸福产业。而在当年种植的650亩的柑桔场内,至今完好保留着100多亩、217株的芦柑老树,这些老树历经70年的风雨,依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直播团队还将前往彬达制香厂。该香厂是达埔镇规模最大的香厂之一,这里平日里也是永春蔑香的观光工厂。天气好的时候,在厂区的高处可以看到晒香,红黄相间,蔚为壮观。

↑无人机拍摄的位于永春县达埔镇“中国香都”香文化产业园里的晒香场面。康庆平 摄

厂区的彬达制香文创园以“一脉香传” 为主题,对永春香史、工艺、香文化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在这里能够参观制香车间、晒香场、制作场,还能亲身体验掷香花、 跺香花等制香工序。

还专门为小朋友准备了DIY各种天然工艺香的体验,同时,在这里你能购买到种类最繁多齐全的永春蔑香。香为何物,来这里走一趟便明白。

↑↑扫码看直播时间:11月5日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