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黄晶晶
晨报记者 柯小娇
通讯员 李翔 杨存兴 韦榕希
砸道钉、铺钢轨、连接钢轨……昨日上午,福厦高铁厦门北站铺轨施工现场一片火热景象。随着最后一组500米长钢轨成功铺设在道床上,我国首条跨海高铁——福厦高铁全线铺轨贯通。
据悉,福厦高铁预计明年具备通车运营条件。
昨日上午,福厦高铁厦门北站铺轨施工现场一片火热。记者 陈理杰 摄
“路遇” 三座跨海大桥
福厦高铁于2017年动工建设,正线铺轨总长530公里。今年3月,铺轨施工开始。据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福厦高铁全线铺轨有三处难度极大的施工地点,分别为湄洲湾、泉州湾、安海湾三座跨海大桥。由于海上水文环境复杂,且常年大部分时间处于六级风力以上环境条件,物资调配难度大,一年当中可施工时间短,施工安全风险高。
为此,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建设与施工单位积极探索科技创新。据中铁十一局集团新建福厦铁路4标项目经理部四工区工区经理张晓峰介绍:“作为施工单位,我们不断优化铺轨施工组织,大胆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在铺轨施工环节,福厦高铁更新了国内最先进的本邻两线铺轨设备,实现了左右两线长钢轨同时铺设,相比传统铺轨机组提高了60%的作业效率,日铺轨进度可达6公里。据悉,采用此技术属国内首次。
“全线铺轨贯通后,我们将陆续完成钢轨焊接、钢轨锁定、电气化施工、后期线路精调等。”中铁六局福厦9标项目部铺轨副经理武晓月介绍。
全线桥隧比高达八成
记者了解到,福厦高铁全线桥隧比高达84.3%,存在长大隧道通信难、车辆定位与车速监控难等技术难题。为此,建设与施工单位运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铺架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并将无线网络传输、定位导航等功能集成到调度系统中,实现了调度指挥智能化、信息化、可视化管理,有效攻克了各项技术难题,保证了福厦高铁按时高质量完成全线铺轨工作。
作为福厦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厦门段东起高铁西溪特大桥、西至集美特大桥,正线全长29.3公里,双线铺轨约58.6公里,其中桥梁部分铺轨约49公里(双线)。
说起厦门段的桥隧建设,不得不提到福厦高铁西溪特大桥跨越杭深铁路转体桥工程。西溪特大桥是福厦高铁全线最长的桥梁,全长24.68公里,一共有732个桥墩,其中68号、69号墩跨越目前我国铁路运输最繁忙的干线之一——杭深铁路。
2020年9月,中铁四局采用国内先进的跨铁路施工技术转体桥工艺,采取“先建后转”的施工方法,也就是先在杭深铁路两侧空地进行施工,待桥梁上部结构完成后,再进行转体跨越杭深铁路,成功上演3.8万吨大桥空中转体。这是当时我国同类型跨度最长、吨位最重的连续梁转体工程。
将串联起“黄金旅游带”
作为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沿海通道重要组成部分的福厦高铁,北起福州市,途经莆田市、泉州市,南至厦门市和漳州市,北端衔接合福铁路、温福铁路,南端衔接厦深铁路、龙厦铁路,设计时速350公里,线路全长277.42公里,沿线设福州南、福清西、莆田、泉港、泉州东、泉州南、厦门北、漳州8座客运车站。“福厦高铁通车后,将大大缩短从福州到厦门的运行时间,对于城市的物流组织、交通运输都有益处。”东南沿海铁路福建公司厦门指挥部指挥长陈其强说道。
据悉,福厦高铁预计明年具备通车运营条件。全线通车后,福州、厦门将形成“一小时生活圈”,厦门、漳州、泉州等地将形成“半小时交通圈”,东南沿海城市群将串联起一条“黄金旅游带”。未来,福厦高铁还将为福州、厦漳泉两大都市圈的加速崛起和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