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报 记者 柯小娇 通讯员 杨存兴 武冲
福厦高铁新建厦门北站主站房是国内正在施工的最大波浪形站房。 武冲 摄
中铁建设引进自动焊接机器人代替人工焊接。 武冲 摄
昨日,在中铁建设集团承建的福厦高铁新建厦门北站项目施工现场,随着最后一片重达 2400 吨的钢桁架抬升至 20 米高空,标志着该项目又一控制性节点——车站主站房钢屋盖施工全面完成。至此,国内正在施工的最大波浪形站房雏形初显。
从高空俯瞰,新建厦门北站雏形初现。新站延续既有站屋顶层层叠起、突出燕尾脊元素的设计,呼应闽南建筑聚落特点,同时以弧形钢结构打造波浪造型,彰显"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特色。
据介绍,新建厦门北站钢结构施工主要分为新建站房钢屋盖、换乘中心钢屋盖、站台高低雨棚三大部分,集跨度大、结构复杂多变、拼装难度大、焊接精度要求高等特点于一身,总用钢量达 3.2 万吨。
新建厦门北站拥有全省规模最大的换乘中心,采用"焊接球网架 + 边部弧形钢桁架"结构体系,跨度达 114 米,将设置高铁、地铁、公交和 BRT 等多种零距离换乘接口。
新站站房钢桁架南北跨度约 267 米,东西跨度约 143 米,由 22705 根杆件拼接而成,焊缝总长超 14 公里,施工复杂程度国内罕见。屋盖最高点与最低点相差 24 米,创下全线站房屋盖高差最大纪录。
主站房屋盖钢桁架全面提升后,6 根巨型开花柱映入眼帘,共同擎起 7423 吨重的钢屋盖。"建成后,两万平方米的候车大厅中间没有一根柱子遮挡,将为置身其间的旅客营造温馨舒适的候车环境。"中铁建设项目总工程师赵忠诚说道。
新建厦门北站是福厦高铁全线施工难度最大的车站,站房中轴线下方是运营中的厦门地铁 1 号线。地铁隧道与站房基础底板之间重合总长度 250 米,两者相距仅 3 米。中铁建设通过在隧道周围设置压顶墩、围护桩、抗拔桩,为隧道套上厚重的混凝土"安全罩",确保了每天 300 余趟列车的行车安全。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新建厦门北站将全面转入主站房金属屋面和装饰装修施工阶段,项目部将采用智能天窗、引入光纤光导等绿色客站施工新技术,将新建厦门北站全力打造成新建福厦线上的新标杆,计划于 2023 年上半年建成。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