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已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80个

2025-04-30   |   


晨报讯(记者 张玲玲)昨日上午,厦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厦门市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构建覆盖全生态链的“124”体系,通过五大特色路径打造ESG实践标杆城市。

近年来,我市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围绕ESG领域开展金融机构构建ESG评级体系,将ESG要素全面融入发展决策和经营管理。在“厦绿融”数字服务平台设置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及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展示模块。截至2024年末,已有175家企业及4家金融机构主动在平台上进行环境信息披露。

市商务局把支持外贸企业ESG建设作为鼓励和培育绿色贸易的重要抓手,2024年出台《厦门市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对新取得ESG认证的外贸企业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并在外贸高质量发展激励工作方案中对碳足迹认定予以加分,鼓励外贸企业加快ESG发展。

厦门市长期坚持推进产业绿色化发展,在产业绿色转型、绿色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累计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80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4家和绿色工业园区1个。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全国领先,累计发放新能源汽车推广专项资金10.21亿元,推广新能源车辆2.04万辆。目前全市在营公交车辆的新能源车辆占比95%(70%为纯电车辆),新增出租车100%为清洁能源车型,网约车新能源率达72%。

目前,全市新能源产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200家,2024年实现产值956亿元,同比增长19.4%。厦门市已形成以中创新航、厦门时代、海辰储能、厦钨新能等企业为代表的锂离子电池产业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制造已形成集整车与零部件生产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探索工业企业ESG发展路径,在工业领域梳理一批、打造一批践行ESG理念的示范企业。加大力度支持新能源电池、上游原材料、新能源商用车等优势领域发展,加快推动一批新能源产业项目建设,健全新能源产业链,预计到今年底,厦门市新能源产业产值将超过1100亿元,成为厦门市又一条“千亿”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