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机械通过在厦举办的展会行销产品,对接海内外市场业务。
晨报记者 潘薇 陈怀安
这段时间,在台企东亚机械的自动化生产车间里,生产设备马不停蹄地运作着。东亚机械总经理韩文浩正忙着与业务团队对接二季度的订单情况。
他直言,公司2025年一季报已经出炉,营收实现3.0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6.53%;同时,公司于2023年增资扩产,投资位于同安区同翔高新城的东亚机械空压机制造基地也传来最新进展,目前主体结构已封顶,进入室内机电安装工作,建成后,年产值有望达到30亿元。韩文浩表示,公司一季度实现“开门红”,离不开厦门优良的营商环境及政策支持,公司发展找对了方向,产品研发不断创新,经营策略也经得起市场考验。他说:“这都得益于大陆市场经济面持续向好,公司经营活动不断扩张,今年我们会继续努力。”
今年一季度,像东亚机械这样喜讯频传的台企不在少数。厦门是海峡两岸经贸交流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汇集了上万家台资企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厦门市新设台资项目增长19%,对台贸易总额增长12%,台商投资基金总规模突破60亿元,全市新登记台资企业1263户,同比增长12.57%。仅2025年一季度,全市新登记台资企业118户,同比增长32.58%。
台资企业在厦门不仅深耕制造业,更看好大陆广阔的市场,积极布局,不断开拓新领域。据悉,“金门高粱酒”近日入选“福建老字号”,这也是台湾品牌首次入围“福建老字号”榜单。金门酒厂(厦门)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志中感慨道:“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我们以文化为桥,共酿两岸融合美酒,不断推动‘同源佳酿 两岸飘香’的愿景落地。”
2004年,因看中厦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商机无限的广阔市场,在金门岛扎根73载的金门酒厂来到厦门,设立全资子公司。依托日益频繁的两岸交流大环境,金门酒厂不断深化渠道布局,增强品牌推广力度,2010年金门高粱酒荣膺“中国驰名商标”,2023年底获评“厦门老字号”,成了市民游客钟爱的伴手礼之一。今年2月,金门酒厂在厦门举办金门高粱酒大陆地区总经销商授牌;4月20日,在妈祖诞辰1065周年之际,金门酒厂与湄洲妈祖祖庙联名推出全球首批“富贵平安酿”……但在赵志中看来,金酒布局大陆市场的步伐还需更快些,他说:“大陆有万亿元量级的白酒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拓展大陆市场的‘桥头堡’选在厦门,辐射省内及省外其他地区,希望为年轻消费者、不同省份的客户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感。”
源自台湾的商标“天福”同样获得了“福建老字号”的称号。厦门的热闹街巷都可以看到“天福茗茶”的招牌,共有多达25家门店。日前,天福集团总裁李家麟在位于厦门办事处的办公室告诉记者,目前,天福集团在大陆各省市开设茶叶连锁店近1400家。公司还布局多领域产业,例如在福建、四川、浙江等地建有17家茶叶及茶食品工厂、2家茶博物院、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高速公路服务区,还建设了茶专业高校,运营非营利性三级综合医院、大型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等。李家麟认为企业还会持续进步,他说:“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是继续研究怎么在大陆深耕发展,企业的投入会更大,包括对产品的研发、在一些地方设厂等。”
在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厦门市台商协会荣誉会长吴家莹看来,“台商发展正当时,大家将充分规划在新的机遇中发展”。他的企业扎根厦门,紧紧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开拓市场。截至今年一季度,相关建材企业的业务同比增长50%以上,特别是中东地区和中亚地区的订单量增长迅速。“我们认为当下是台企转型升级的转折点,相信在有关部门的引领支持下,各项政策红利的加持下,广大台企不仅可以产品创新、技术革新,深入大陆内需市场扩充,还可以往中东地区、中南美洲、非洲等海外市场布局,踏上新一轮的发展热潮。”吴家莹说道。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