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挑战有趣项目 解锁知识新维度 |
厦门市东渡第二小学开启春季研学之旅 |
|
2025年05月06日·海西晨报·
第A10版
·
特别报道
 |
同学们合力搭好帐篷后开心地合照。 |
|
 |
与萌宠互动 |
|
 |
体验传统扎染工艺 |
|
 |
体验煎鸡蛋 |
|
 |
使用火石生火 |
|
晨报记者 傅曦颖 赵怡然
四月的天空湛蓝透亮,微风吹拂着脸颊,正是出门研学的大好时光。近日,厦门市东渡第二小学同学们满怀期待,背起行囊,踏上了前往集美果乐园、同安区莲花镇侨派砖雕文化园和集美悠度城市营地的春季研学之旅。
走进自然课堂
开启奇妙研学之旅
当课本里的知识“跳”出纸面,当课堂延伸至大自然的怀抱,一场奇妙的成长之旅就此启程!走进集美果乐园,厦门市东渡第二小学一到三年级的学生们开启了一场充满欢笑与惊喜的研学活动,在趣味实践与萌宠互动中,解锁知识新维度,收获满满的成长回忆。
才化身“小小魔法师”制作完驱蚊水,同学们赶忙去体验非遗扎染。在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大家仔细处理布料,再轻轻放入扎染水中充分浸染。很快,独具特色的扎染作品就呈现在大家面前,尽显童真与创意。
在漆扇制作环节,同学们大胆挑战“水中作画”,一把把承载奇思妙想的艺术漆扇惊艳亮相。显微镜探索环节则如同一场“时空穿越”,同学们将菩提叶脉、羊毛发等样本置于显微镜下,随着镜头移动,细胞形态、毛发结构等微观世界的奇妙细节逐一呈现。
萌宠区同样精彩,松狮犬、荷兰猪、海狸鼠、细尾狐獴等动物一出现,便瞬间俘获了孩子们的心。游乐区更是上演刺激狂欢,海盗船载着孩子们上下翻飞,尖叫声与欢笑声在空中交织。
探寻砖雕艺术
感受非遗魅力
当古老的砖雕技艺遇上求知若渴的少年,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就此展开。走进同安区莲花镇侨派砖雕文化园,厦门市东渡第二小学四年级的同学们开启了一场探寻传统建筑艺术、感受非遗魅力的研学之旅。
驻足于“同字厝”前,闽南古厝特有的燕尾脊与红砖墙面映入眼帘。走进砖雕艺术馆,非遗传承人手握锤凿,起落间碎屑纷飞,生动诠释着侨派砖雕的精湛技艺。在砖雕实践环节,同学们紧握刻刀,从勾勒图案线条到挥动木槌雕刻,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
“东渡二小作为侨派砖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基地校园,在学校开设了砖雕课程。”厦门市东渡第二小学校长蔡晓曲告诉记者,近距离接触和感受闽南砖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可以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热爱。
团队协作挑战
锻炼动手与生存技能
厦门市东渡第二小学五、六年级的同学们则来到集美悠度城市营地。到达营地后,他们首先迎来“团队搭建露营帐篷”活动。面对一块块篷布、数根支架,同学们一开始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但经过小组分工与相互协作,他们很快掌握了搭建技巧——有人拉紧绳索、有人固定支架、有人仔细打结……不一会儿,一个个整齐结实的帐篷在草地上撑起。六年(4)班同学庄子琰告诉记者:“大家齐心协力把帐篷搭起来那一刻,我感到很骄傲,也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
紧接着,同学们迎来富有挑战的“野炊体验课”——煎鸡蛋。看似简单的煎蛋,做起来可并不容易,有的同学掌握不好火候,煎出了“焦香版”。但也有同学动作娴熟,成功做出色香味俱佳的金黄煎蛋。六年(2)班同学林玉墨说:“自己动手煎的鸡蛋太好吃了!”
同学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火石生火,经过不断尝试,从最初的“火花难现”到后来的“火苗升腾”,每一次成功都引来欢呼与掌声。“户外绳索搭积木”环节需要每组成员用长绳控制积木块,大家齐心协力,将一块块积木稳稳搭起。在“布料防水实验”环节,同学们化身小小科学家,探究布料在不同条件下的防水性能。最后,同学们还亲手制作了一顶属于自己的“迷你帐篷”,设计独特、创意十足,承载着一天收获与成长的喜悦。
蔡晓曲说,未来,厦门市东渡第二小学将继续坚持实践育人理念,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让教育更有温度、学习更加鲜活。
本组图片 杨天宇 摄
挑战有趣项目 解锁知识新维度
厦门市东渡第二小学开启春季研学之旅
 |
同学们合力搭好帐篷后开心地合照。 |
|
 |
与萌宠互动 |
|
 |
体验传统扎染工艺 |
|
 |
体验煎鸡蛋 |
|
 |
使用火石生火 |
|
晨报记者 傅曦颖 赵怡然
四月的天空湛蓝透亮,微风吹拂着脸颊,正是出门研学的大好时光。近日,厦门市东渡第二小学同学们满怀期待,背起行囊,踏上了前往集美果乐园、同安区莲花镇侨派砖雕文化园和集美悠度城市营地的春季研学之旅。
走进自然课堂
开启奇妙研学之旅
当课本里的知识“跳”出纸面,当课堂延伸至大自然的怀抱,一场奇妙的成长之旅就此启程!走进集美果乐园,厦门市东渡第二小学一到三年级的学生们开启了一场充满欢笑与惊喜的研学活动,在趣味实践与萌宠互动中,解锁知识新维度,收获满满的成长回忆。
才化身“小小魔法师”制作完驱蚊水,同学们赶忙去体验非遗扎染。在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大家仔细处理布料,再轻轻放入扎染水中充分浸染。很快,独具特色的扎染作品就呈现在大家面前,尽显童真与创意。
在漆扇制作环节,同学们大胆挑战“水中作画”,一把把承载奇思妙想的艺术漆扇惊艳亮相。显微镜探索环节则如同一场“时空穿越”,同学们将菩提叶脉、羊毛发等样本置于显微镜下,随着镜头移动,细胞形态、毛发结构等微观世界的奇妙细节逐一呈现。
萌宠区同样精彩,松狮犬、荷兰猪、海狸鼠、细尾狐獴等动物一出现,便瞬间俘获了孩子们的心。游乐区更是上演刺激狂欢,海盗船载着孩子们上下翻飞,尖叫声与欢笑声在空中交织。
探寻砖雕艺术
感受非遗魅力
当古老的砖雕技艺遇上求知若渴的少年,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就此展开。走进同安区莲花镇侨派砖雕文化园,厦门市东渡第二小学四年级的同学们开启了一场探寻传统建筑艺术、感受非遗魅力的研学之旅。
驻足于“同字厝”前,闽南古厝特有的燕尾脊与红砖墙面映入眼帘。走进砖雕艺术馆,非遗传承人手握锤凿,起落间碎屑纷飞,生动诠释着侨派砖雕的精湛技艺。在砖雕实践环节,同学们紧握刻刀,从勾勒图案线条到挥动木槌雕刻,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
“东渡二小作为侨派砖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基地校园,在学校开设了砖雕课程。”厦门市东渡第二小学校长蔡晓曲告诉记者,近距离接触和感受闽南砖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可以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热爱。
团队协作挑战
锻炼动手与生存技能
厦门市东渡第二小学五、六年级的同学们则来到集美悠度城市营地。到达营地后,他们首先迎来“团队搭建露营帐篷”活动。面对一块块篷布、数根支架,同学们一开始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但经过小组分工与相互协作,他们很快掌握了搭建技巧——有人拉紧绳索、有人固定支架、有人仔细打结……不一会儿,一个个整齐结实的帐篷在草地上撑起。六年(4)班同学庄子琰告诉记者:“大家齐心协力把帐篷搭起来那一刻,我感到很骄傲,也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
紧接着,同学们迎来富有挑战的“野炊体验课”——煎鸡蛋。看似简单的煎蛋,做起来可并不容易,有的同学掌握不好火候,煎出了“焦香版”。但也有同学动作娴熟,成功做出色香味俱佳的金黄煎蛋。六年(2)班同学林玉墨说:“自己动手煎的鸡蛋太好吃了!”
同学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火石生火,经过不断尝试,从最初的“火花难现”到后来的“火苗升腾”,每一次成功都引来欢呼与掌声。“户外绳索搭积木”环节需要每组成员用长绳控制积木块,大家齐心协力,将一块块积木稳稳搭起。在“布料防水实验”环节,同学们化身小小科学家,探究布料在不同条件下的防水性能。最后,同学们还亲手制作了一顶属于自己的“迷你帐篷”,设计独特、创意十足,承载着一天收获与成长的喜悦。
蔡晓曲说,未来,厦门市东渡第二小学将继续坚持实践育人理念,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让教育更有温度、学习更加鲜活。
本组图片 杨天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