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女士表示,银行短信通知内容不够具体。 杨女士供图
晨报记者 陈起鸿
近日,杨女士遇上一件烦心事,她在民生银行开通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对公账户被冻结了。
杨女士表示,去年8月该账户开通后,她一直没有使用。今年4月初,民生银行短信通知她该账户已暂停非柜面业务。让她不解的是,这个过程中,她并未收到银行方面的来电提醒,仅收到两次短信提醒,且短信内容没有指明账户。她认为,银行并没有尽到通知义务。
当事人:
银行仅通过短信提醒
杨女士告诉记者,去年8月12日,她在民生银行开通民办非企业单位对公账户,随后她并未使用该账户。去年11月14日和今年2月18日,她收到民生银行的短信提醒,内容均为“贵单位××期对账单已生成,为保证账户资金安全,请及时完成对账……”
杨女士表示,这两条短信都没有提及具体是哪个账户,由于她有多个账户,当时并没有及时处理。不仅如此,她现在很少看短信,手机里的未读短信有上千条,她是发现账户被冻结后才翻出这些短信的。“其间我没有收到银行来电,根本就不知情。”杨女士说。
杨女士称,今年4月7日,民生银行发来短信通知:“为控制账户风险,根据监管要求,暂停该账户非柜面业务,在完成对账后,将恢复账户的非柜面业务。”于是,她想解冻该账户,但当时银行要求她到线下营业点办理。
“还得专程跑一趟银行,给我添麻烦,整个过程中我觉得银行没有尽到正常通知的义务。”杨女士说。
银行客服:
将争取改进通知形式
对于杨女士反映的问题,昨日记者联系民生银行客服,客服表示,目前民生银行的对账提醒主要是按季度发送,通过短信和网上银行等渠道进行通知,发短信通知杨女士是银行的正常流程。
至于杨女士提出民生银行未进行电话提醒,客服表示,目前民生银行并没有该项服务,其短信内容通知也是统一的模板。针对杨女士账户解冻的问题,昨日,客服已帮助其完成账户解冻,全程都在线上完成。
今后民生银行的此类通知短信内容能否更详细,能否包含具体账户名?能否增加电话提醒?民生银行客服表示,已向上级反馈客户的这些诉求,后续争取改进通知形式。
记者从其他银行业务人员了解到,冻结账户前,部分银行会通过短信、电话等形式进行通知,尽量确保通知到客户本人。
律师:
需结合双方协议判断
记者就此事咨询北京观韬(厦门)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子龙。他表示,银行基于客户长期未使用或未对账冻结账户具有法规依据,但需确保内部操作符合商业银行法和开户协议约定。针对该事件中银行通知方面的争议,若银行仅通过电子渠道发送提醒,而未采取电话、纸质通知等其他方式提醒,可能需结合协议条款来判断其是否尽到通知责任。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580号